全國兩會上,代表委員聚焦民生福祉問題,積極建言獻策,話心聲、傳民意、說期盼。其中,有不少具有留學背景的代表委員圍繞留學人員關心的問題展開討論。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科技大學教授萬步炎曾受邀赴日本,開展海洋技術合作研究,今年他重點圍繞加大科技人才支持力度、推進專業設置與課程改革、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等方面建言獻策。全國政協委員、致公黨上海市委副主委、華東師范大學國家教育宏觀政策研究院副院長張文明曾前往日本留學,他建議,留學歸國人才引進政策應從“筑巢引鳳型”向“以才育才型”轉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吳蓓麗曾在美國進行博士后研究工作,在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首場“委員通道”上,她介紹了重大疾病的藥物研發工作取得的新進展新成果。
這些具有留學背景的代表委員成為兩會期間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他們來自不同行業不同領域,在自己的崗位上履職盡責,充分展現了留學人員的才能與擔當。根據全球化智庫(CCG)研究編寫的《中國留學發展報告藍皮書(2023-2024)》,截至2023年7月,14.4%的中央委員和候補中央委員具有留學背景,國務院部委的正副部長(主任)中擁有留學背景的人員占比16.3%,14.5%的省區市領導擁有留學背景。
留學人員擁有寬闊的國際視野、熟練使用外語、扎實的專業知識。我們要加強對留學人員的引導,幫助他們充分利用自己的優勢,更有針對性地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搭建參政議政的平臺。留學人員在我國政治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可以發揮留學人員的智庫作用,為留學人員搭建建言獻策的平臺,暢通反饋渠道和溝通機制,幫助留學人員更便捷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同時加強對留學人員的政治引領、事業引領、價值引領,廣泛凝聚共識,鼓勵、支持他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堅持教育與培訓并重。為了幫助留學人員更好地履行職責,了解國內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情況,有關部門可以定期開展相應的培訓,提高留學人員對國內外時事熱點的敏感度與洞察力,并在此基礎上,培養、選拔一批高素質人才隊伍,為留學人員建言獻策提供有利的條件。
開展調查研究,密切聯系群眾。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廣大留學人員只有在廣泛而深入的調查研究過程中,將人民群眾的意見與自己的專業知識結合起來,才能準確把握國家需求,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
不斷提升自身素質。留學人員要樹立正確的三觀,要錘煉道德品行,保持良好的生活作風、工作作風,在人民群眾樹立良好的形象。在履職的過程中,注重與其他代表委員溝通交流,相互學習,汲取經驗。惟有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才能更好的服務人民、奉獻社會。
在充滿光榮與夢想的新征程上,留學人員使命光榮、責任重大。留學人員應牢記“國之大者”,認真履職盡責,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文章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看法。
神州學人雜志及神州學人網原創文章轉載說明:如需轉載,務必注明出處,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