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學人網訊(記者 賈文穎)148部記錄世界各地孔子學院故事的短視頻獲獎,33位孔子學院院長獲“孔子學院院長紀念獎章”,10國新建孔子學院(課堂)授牌……9月27日,2024年全球“孔子學院日”活動在北京舉行,部分孔子學院代表、中外方合作機構代表等匯聚一堂,為20歲的孔子學院送上最誠摯的祝福。
活動中,無論是“老相識”還是“新朋友”,都在回顧孔院發展、聆聽孔院人故事的過程中,更加深刻感受到孔子學院的獨特魅力,也對下一個輝煌的20年充滿憧憬。

2024年全球“孔子學院日”活動現場
“老相識”故事多
2004年6月15日,中國和烏茲別克斯坦簽署了塔什干國立東方大學孔子學院合作協議,全球第一所孔子學院誕生。
20年來,塔什干國立東方大學孔子學院一直把教學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注重孔子學院教學規模的擴大和教學質量的提高,學員人數已達萬人。
現任塔什干國立東方大學孔子學院院長海颯歐更是孔子學院的“老朋友”,還在今年全球“孔子學院日”活動上獲得了“孔子學院院長紀念獎章”。她說:“作為孔子學院事業最早的參與者之一,我見證了孔子學院20年來的成長與發展,越來越深刻體會到‘孔子學院屬于中國,也屬于世界’這句話的內涵。”
“孔子學院搭建了烏中友好交往的橋梁,隨著烏中兩國關系快速發展,孔院的學生也越來越多,很多孔院學生畢業后,在兩國各領域交流合作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海颯歐說,“我學中文已近30年,中文改變了我的命運。孔院的學生通過學習中文,獲得了更好的機會,中文也改變了他們的命運。我希望能把這份對中文的熱情傳遞給更多人。”
20年來,孔子學院從無到有、從有到強,越來越多的同路人、同行者加入這個偉大的事業中,像海颯歐這樣懂中文、了解中國文化的海外友好使者不斷涌現,并以各種方式播撒著中外友好的種子。
今年與孔院同齡的胡靈月卻已是孔院的“老相識”了。2011年,在父母的支持和鼓勵下,她進入匈牙利匈中雙語學校學習中文,至今已經13年。2023年春節前夕,她和同學宋智孝代表全校學生致信習近平主席和夫人彭麗媛教授,并收到了復信。
活動現場,她分享了自己學習中文的經歷。“在第一節中文課上,中文抑揚起伏的發音和靈活多變的組合就深深令我著迷。在學習過程中,我不僅更深入了解到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也對中國人民的創造力和審美情趣有了更深的了解。”
如今,胡靈月正在首都師范大學國際中文教育專業學習,她立志做一名有溫度的中匈友好使者,傳播中文,介紹中國文化,讓更多人通過中文這把“鑰匙”,去開啟認識中國的大門。
“新伙伴”新體驗
20歲,正是充滿活力、富于創新創造的年紀,20歲的孔院也迎來了不少“新伙伴”。
2024年至今為止,孔子學院已迎來了白俄羅斯、俄羅斯、基里巴斯、萊索托、馬來西亞、墨西哥、尼加拉瓜、西班牙、匈牙利和印度尼西亞10國新建孔子學院(課堂)。
作為這個“大家庭”的新成員之一,尼加拉瓜駐華大使邁克爾·坎貝爾特別來到現場參加“孔子學院日”活動,他表示,希望新設立的尼加拉瓜國立自治大學(萊昂)孔子學院成為中文學習和文化交流的活躍中心,成為尼中兩國友誼的象征。
自2023年12月中國與尼加拉瓜建立戰略伙伴關系以來,兩國雙邊關系取得長遠發展,教育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前不久,由尼加拉瓜國立自治大學(馬那瓜)與昆明理工大學共建的孔子學院揭牌成立。這些新建的孔子學院,將為中尼高等教育文化交流合作提供新平臺和新路徑,為推動雙邊關系持續深入發展,更好造福兩國人民作出貢獻。
活動上,還有一位“新伙伴”格外引人關注,她就是來自迪拜大學孔子學院的李媛愛,以她為主人公拍攝的短視頻——《漢語之夢:學習與成長的旅程》,獲得了第四屆最·孔院全球短視頻征集活動特等獎。
兩年前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在迪拜大學圖書館接觸到中文。自那以后,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她主動找到迪拜大學孔子學院,開啟了一段難忘的跨文化之旅。她說:“我特別喜歡中國的國畫和書法,我覺得漢字非常漂亮,學習漢字仿佛是在解讀一幅幅精美的畫卷,令人沉醉。”

第四屆最·孔院全球短視頻征集活動特等獎作品《漢語之夢:學習與成長的旅程》
2023年,學習中文僅一年后,李媛愛就憑借自身的努力獲得了前往中國參加“漢語橋”總決賽的機會,來到了向往已久的中國,看到了雄偉的故宮、壯麗的長城、秀美的桂林山水和溫婉的西湖美景。
“我愛阿聯酋也愛中國,學習中文讓我有了很多新的體驗,視野更加廣闊。”談及未來的計劃,李媛愛說,“我已經來中國4次了,尤其喜歡杭州的天氣和美食,希望將來能有機會到杭州繼續學習。”
攜手同行 共啟新程
經392位孔子學院中外院長聯合倡議,2024年的“孔子學院日”活動貫穿全年。自新年伊始,全球孔院以“20歲,孔子學院正青春”為主題持續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慶祝活動。在大大小小的活動現場,孔子學院標識和慶祝孔子學院20周年的標識都是最醒目的,這兩個青春的標識代表著聯合、協作、融匯、熱情、堅毅、永恒、朝氣蓬勃、欣欣向榮,是對孔子學院20年來成果最好的總結。
展望未來,孔子學院站在下一個20年的全新起點。
面對從“中文熱”到“中文+”的發展新趨勢,新西伯利亞國立技術大學孔子學院俄方院長赫理群說:“要充分發揮技術大學的優勢,開發一些‘中文+’課程,培養掌握中文知識的專業人才。”
面對日益增長的中文需求,塔什干國立東方大學孔子學院新建了校舍,希望能夠培養更多精通烏中雙語的人才,海颯歐說:“要持續推動學員就業,幫助優秀畢業生進入當地各行各業,學以致用,切實服務當地社會經濟發展;還要開展特色中文教學,為當地社會、企業源源不斷培養各類優質人才。”
為了不斷深化中外文明交流互鑒,哈薩克斯坦歐亞大學孔子學院將《邊城》《駱駝祥子》等中國文學作品翻譯成哈薩克語出版,還將哈國的優秀作品《哈薩克草原之魂》翻譯成中文,他們將會繼續這一事業,繼續增進中哈兩國人民之間的了解和友誼。
……

哈薩克斯坦歐亞大學孔子學院的中文教材及其翻譯引進的中國書籍
面向下一個20年,正值青春的孔子學院正攜手“新老朋友”,從語言入手,為增進國際理解、促進民心相通、維護世界和平而努力,共同譜寫世界多元文化和諧發展的新華章。
文章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看法。
神州學人雜志及神州學人網原創文章轉載說明:如需轉載,務必注明出處,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