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導讀:
近期,全國多地密集出臺人才新政、開展人才交流活動并啟動賽事招募,為人才發展提供多元機遇與保障。教育部、財政部部署2025年“三區”人才支持計劃教師專項計劃,將選派13606名教師支援受援縣,明確支教時間、待遇及保障政策。人才新政方面,昆明呈貢區構建“1+N”人才政策體系,細分人才類型并推出26項配套舉措;武漢江夏區打破學歷職稱限制,首次賦予民營企業人才認定權;北京石景山升級“景賢計劃”2.0,完善人才服務與支持體系。人才動態上,京魯舉辦科技人才合作對接交流會,現場簽約9個項目;西安開展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項目人才推介會,發布10項人才服務平臺與項目;廈門上線“魅力廈門”外籍人才綜合服務平臺,全英文展示城市與政策,吸引國際人才。賽事招募方面,湘潭啟動2025年高層次人才分類認定申報,11月15日截止;石家莊將于11月8日舉辦高層次人才交流洽談會,同步開展網絡洽談,為定向高校碩博生提供住宿與路費報銷。
宏觀動態
教育部、財政部部署實施2025年“三區”人才支持計劃教師專項計劃
近日,教育部、財政部聯合印發《關于做好2025年“三區”人才支持計劃教師專項計劃有關實施工作的通知》,部署實施2025年“三區”人才支持計劃教師專項計劃。《通知》指出,2025—2026學年全國計劃選派13606名教師,其中初中計劃選派5847名,小學計劃選派7547名,幼兒園計劃選派212名。選派教師主要由各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在本行政區域范圍內調配,調動省會城市、中心城市、非受援縣的優質教師資源支持省內受援縣。在選派要求上,原則上選派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的骨干教師,幼兒園教師可適當放寬條件,學校管理人員應具有較強的組織領導能力和豐富的學校管理經驗。支教時間一般為1年,以全日制工作形式為受援地區提供服務,鼓勵延長支教時間或留任工作。在選派形式上,鼓勵以“組團式”形式選派教師及教育管理人員。《通知》進一步強調要完善政策與經費保障,確保支教教師安心從教、熱心從教。選派到“三區”的支教教師,支教期間人事關系保留在原單位,支教期滿后仍回原單位工作。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按月發放工作補助、交通差旅費用等補助。其支教經歷視同城鎮教師到農村教育工作經歷。受援縣義務教育階段教師選派工作經費由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按照年人均2萬元標準共同分擔。
各地人才新政
云南:昆明市呈貢區構建“1+N”人才政策體系 打造人才發展新高地
10月11日,昆明市呈貢區召開“1+N”人才政策解讀新聞發布會,從建設背景、核心內容和鮮明特色三方面,對“1+N”人才政策體系進行了系統解讀。該體系以《昆明市呈貢區人才分類目錄》為“1”個核心,將人才細分為高層次、緊缺型、通用型三大類共21小類,實現對不同層次人才的精準識別和分級支持。其中,高層次人才按照貢獻度劃分為A、B、C、D四類;緊缺型人才重點支持產業顧問、高納稅人才、企業自主認定人才等;通用型人才則涵蓋數字經濟、文旅康養、鄉村振興等重點領域。“‘N’則代表一系列覆蓋人才引進、培養、保障、創業扶持等方面的配套政策。”呈貢區內出臺了“呈才九條”26項具體舉措,包括青年人才專項引育、“萬名人才興萬村”計劃、大學生實訓基地建設、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人才公寓和購房租房補貼、創業貸款與培訓補助等,全方位支持人才創新創業與安居發展,形成“引育留用”全鏈條保障。
湖北:武漢江夏出臺人才新政打破學歷職稱“鐵標尺”
10月10日,武漢市江夏區在新出臺的“湯遜湖人才政策十五條”中做出重大突破:首次將人才認定權直接賦予民營企業,推出“企業認定、以投代評、以賽代評”三項創新機制,切實降低人才認定門檻。“湯遜湖人才政策十五條”最具突破性的創新在于首次將人才認定權賦予企業。政策第十條明確,圍繞江夏區“331X”產業鏈,將評審認定一批授權民營企業名單,提供若干湯遜湖人才E類認定名額。被授權企業可自主設定標準舉薦人才,只需滿足與企業簽訂3年以上勞動合同、全職在江夏工作并繳納社保或個稅滿6個月的基本條件。
北京:石景山升級發布“景賢計劃”2.0政策
10月11日,石景山區舉辦2025景賢人才大會,現場為新認定的45名“景賢人才”頒授了榮譽證書和“景賢卡”。會上,石景山還發布區域人才政策升級方案——“景賢計劃”2.0政策,除為“景賢人才”提供配備專屬管家和專項服務經費,拓展政務、安居、教育、金融等12項專屬服務措施外,該區還將通過完善對各層次人才的支持、服務、保障,支持青年人才創新創業,構建覆蓋創業孵化、研發攻關、能力提升的全周期支持體系,為人才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務保障等舉措,持續深化“招千賢 納萬才”行動,全力建設京西人才集聚高地,為廣大人才營造“景賢禮士、近悅遠來”的發展生態。
各地人才動態
北京:京魯科技人才合作對接交流會在北京舉行
10月10日,“科產融合 智創未來”京魯科技人才合作對接交流會在北京舉行。本次交流會作為第三屆北京·山東人才周的重要活動之一,由山東省委人才辦指導,山東省科技廳、山東省政府駐京辦等部門聯合主辦,京魯兩地高校院所、企業、金融機構、科創服務機構等120余人參加。會上集中推介了山東科技和人才政策、發布了山東重點企業技術和人才需求,雙方現場簽約了9個合作項目。
陜西:西安市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項目人才推介會舉行
日前,由西安市委組織部(市委人才辦)指導,西安人才集團、西安市人才協會、長安先導產業創新中心聯合主辦的2025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項目人才推介會舉辦。本次推介會以“教育賦能、科技驅動、人才引領”為核心理念,通過政策對接、資源整合及平臺構建,推動教育、科技、人才深度融合。推介會上,西安人才集團發布了全球人才工作站招引網絡、數字檔案中心、西安人才測評中心、長安先導全球項目等10項專業化人才服務平臺與重點項目,聯合近30家合作單位達成“人才+金融”“人才+投資”“人才+培育”三大領域戰略合作,打造推動西安教育、科技、人才協同發展的重要引擎。“2025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交流季”啟動以來,西安人才集團舉辦的人才項目路演等系列活動吸引200余家優質企業參與,覆蓋30余所高等院校。
福建:“魅力廈門”外籍人才綜合服務平臺正式發布
近日,“魅力廈門”外籍人才綜合服務平臺正式發布(https://www.chinajob.com/xiamen)。為吸引集聚國際化人才,廈門市人社局創新外籍人才服務舉措,與人社部國外人才研究中心合作,在國際人才網建設“魅力廈門”頻道,打造外籍人才來廈綜合服務平臺,以全英文形式全方位展示廈門城市風貌,發布和解讀人才優惠政策、舉辦線上招聘、發布教育醫療等生活資訊,分享在廈外籍人才故事等,助力全面提升廈門國際化引才影響力與吸引力。作為第一個國家級外籍人才綜合服務平臺,國際人才網注冊人數近7萬人,覆蓋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頁面瀏覽量累計超1000萬次,全球影響力持續攀升。除廈門外,已上線北京、廣州、杭州等城市頻道。
賽事招募信息
湖南:湘潭市啟動2025年高層次人才分類認定申報工作
湘潭市2025年度高層次人才分類認定申報工作已于近日正式啟動,申報截止日期為11月15日。本次申報工作依據《湘潭市高層次人才分類認定及獎勵辦法(試行)》等相關文件精神開展。申報對象主要分為兩類:一是2021年1月1日之后從市外新引進至企業和市屬科研院所工作的高層次人才;二是此前已在潭工作的存量高層次人才。申報人需符合《湘潭市高層次人才分類目錄》中A、B、C、D、E各類別相應條件,并滿足相關在潭工作時間、勞動合同等具體要求。申報采取現場辦理方式,各縣(市)區、園區均設立了專門受理窗口,明確聯系人和咨詢電話,方便各單位和人才就近便捷申報。申報單位需按要求準備并提交《湘潭市高層次人才分類認定申報表》及相關附件證明材料。
河北:2025年石家莊高層次人才交流洽談會將于11月8日舉行
石家莊市委、市政府定于11月8日在石家莊國際博覽中心舉辦“2025年石家莊高層次人才交流洽談會”。同時,11月8日至12月7日,在石家莊智慧就業平臺進行網絡洽談,為期一個月。此次洽談會將組織200家以上有高層次人才需求、管理制度完善、發展前景良好、薪資待遇較高的駐石企事業單位參會,涵蓋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外資企業、科研機構、高校等各類用人單位,特別邀請五大主導產業集群優質代表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低空經濟、節能環保等新興業態企業參會,預計提供高端崗位3000多個,邀請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碩博畢業生參會,為定向邀請的高校碩博畢業生,免費提供住宿,報銷往返路費。
信息綜合自新華網、央廣網、人民網、中國新聞網、中國青年報、工人日報、中國日報、廈門日報、北京日報等。
文章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看法。
神州學人雜志及神州學人網原創文章轉載說明:如需轉載,務必注明出處,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