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導讀】
近期,全國多地推出重磅人才新政,以空前力度推動高水平開放與高質量發展。國家移民管理局發布擴大開放10項創新舉措,自11月5日起擴大港澳人才簽注至長三角、京津冀全域及所有自貿區,為國際人才流動提供極大便利。地方層面,引才支持力度持續加大:湖北光谷拋出最高1億元項目資助,面向全球攬聚頂尖科學家與產業領軍人才;浙江聚焦制造業五支重點隊伍出臺三年行動方案,并發布全國首個企業海外引才知識產權風險管理標準;海南海口針對生物醫藥領域推出最高400萬元個人獎勵。同時,上海升級境外職業資格認可清單,北京朝陽區啟動外籍人才創業伙伴計劃,通過一站式服務賦能國際創新人才。這一系列政策凸顯出我國正以更開放的姿態、更精準的舉措構建全球化人才發展生態,為形成新質生產力和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宏觀
國家移民管理局:推出支持擴大開放服務高質量發展10項創新舉措
國家移民管理局11月3日發布公告,決定實施支持擴大開放服務高質量發展10項創新舉措,包括擴大往來港澳人才簽注政策試點實施范圍、擴大內地居民換發補發出入境證件“全程網辦”試點城市范圍。其中6項新措施自2025年11月5日起實施,4項新措施自11月20日起實施。6項新措施包括:擴大往來港澳人才簽注政策試點實施范圍;在長三角、京津冀地區全域,以及全國所有自由貿易試驗區實施往來港澳人才簽注政策。符合條件人才可申請辦理有效期1至5年不等的多次往來香港或者澳門人才簽注,每次在香港或者澳門停留不超過30天。還有4項新措施自2025年11月20日起實施,包括:擴大內地居民換發補發出入境證件“全程網辦”試點城市范圍。新增河北石家莊、廣西南寧等30個城市為試點城市,內地居民換發補發出入境證件“全程網辦”試點城市總數增加至50個。
各地人才新政
湖北:“中國光谷”發布頂尖人才政策 最高1億元全球攬才
武漢東湖高新區(又稱“中國光谷”)11月4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東湖高新區頂尖人才(團隊)專項實施辦法》(以下簡稱“光谷頂尖人才政策”),明確每年設立專項資金,重點聚焦未來產業,面向全球引育支持一批掌握關鍵核心技術、有重大行業影響力的頂尖人才(團隊)項目,單個項目最高支持1億元。新政支持對象聚焦“高精尖缺”,面向三類人才群體:以諾貝爾獎、圖靈獎等國際重大科技獎勵獲得者,中外院士為代表的戰略科學家;以國家級人才、知名企業研發負責人為代表的產業領軍人才;以知名高校院所學術專家為代表的未來技術帶頭人。光谷頂尖人才政策支持力度“頂格化”:對符合光谷發展導向的頂尖人才,按照2000萬元至5000萬元、5000萬元至1億元兩檔給予項目資助,對重大緊缺項目給予1億元“頂格”支持,且可在項目落戶當年預撥付不超過20%的啟動資金。除項目資助外,光谷還配套人才獎勵、安居保障、股權投資、高端服務等系列支持,構建“資金+服務+生態”的全方位支持體系。
浙江:出臺行動方案 打造制造業五支重點人才隊伍
近日,中共浙江省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印發《浙江省制造業人才支持計劃行動方案(2025-2027年)》。《行動方案》提出,聚焦“415X”先進制造業集群培養,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暢通“平臺引人才、人才帶技術、技術變項目、項目融資金、實現產業化”的創新發展之路,同時提出打造制造業五支重點人才隊伍,及構建貫通聯動的人才培養平臺、推進人才體制機制一體化改革和營造人才創新發展的良好環境等四方面舉措。
浙江:發布海外引才團體標準
近日,浙江印發《企業海外人才引進知識產權風險管理規范》團體標準,聚焦企業海外人才引進全流程,明確人才招聘、入職、履職及離職各環節的知識產權風險管理要求,幫助企業規范相關操作,有效避免因知識產權的權屬不清引發侵權糾紛與法律訴訟。
海南:最高可獲400萬元獎勵 海口生物醫藥產業人才專項政策出臺
海口日前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快生物醫藥產業人才發展的若干措施》,聚焦基因治療、醫療器械、創新藥研發、合成生物等前沿領域,圍繞人才引進、培養、使用、服務等關鍵環節,提出九大具體舉措,旨在打造具有區域競爭力的生物醫藥人才集聚地。在人才引進方面,對全職引進的A、B、C類高層次人才最高給予用人單位30萬元的一次性引才獎勵;全職引進的A、B、C類人才最高可獲400萬元個人獎勵,柔性引進的A、B、C類人才最高可獲150萬元個人獎勵,分5年發放。在人才培養方面,鼓勵校企合作,推廣“產業教授”機制,對受聘高校并考核合格的產業人才給予2萬元獎勵;對獲得省級相關人才重點項目的生物醫藥人才,按照省級支持經費的50%,給予一次性市級配套獎勵;對首次取得相關職稱的專業技術人才,最高給予5000元的一次性獎勵。在人才服務方面,支持舉辦生物醫藥領域創新創業大賽、建設共享實驗平臺、設立產業服務專班等,從賽事引才、平臺聚才、服務留才等多維度構建產業人才發展生態。該政策將于12月1日起正式實施,有效期三年。
江蘇:徐州發布數字文化產業人才政策8條
11月8日,2025淮海人才發展大會正式啟幕。大會展示了一系列具有徐州特色的最新人才發展成果,包括發布《關于加快數字文化產業人才集聚的八條舉措》和30億元江蘇徐州新興產業專項母基金,授牌省未來產業技術研究院及揭牌徐州人才商學院等。《關于加快數字文化產業人才集聚的八條舉措》涵蓋高層次人才、青年人才和技術技能人才全類型包含人才引育用留全鏈條與“彭城英才計劃20條”有機銜接通過人才“一網通辦”補貼系統實現便捷兌現確保政策落地見效。新政策明確,在徐州市“雙創計劃”中設立“數字文化產業”專項,最高給予企業500萬元項目資助,并根據企業綜合貢獻情況最高給予500萬元成長獎勵。對數字文化企業全職引進的年工資薪金30萬元以上的急需緊缺人才,最高給予30萬元薪酬獎勵。同時加大創業扶持力度,對優秀數字文化人才企業,給予最長3年辦公用房支持。對大學生在徐創辦數字文化企業的,集成提供培訓補貼、社保補貼、業績獎勵等“創業禮包”,提供最高400萬元創業擔保貸款。
各地人才信息動態
上海:境外職業資格認可清單3.0發布
11月7日,2025上海市專業技術人才和項目對接大會現場,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正式發布《上海市境外職業資格證書認可清單(3.0版)》。此次3.0版清單緊扣國家戰略需求,聚焦工程技術等重點領域,新增數字技術、信息安全、數據管理、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綠色建筑、機械工程等領域的28項證書,精準對接新興產業對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的需求,為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提供人才支撐。經過多輪打磨,3.0版清單最終實現規模擴容、專業擴增、地域拓展的三重升級,形成認可清單(A類)139項、急需緊缺清單(B類)24項、比照職稱清單(C類)41項、互認清單(D類)12項,系統性構建了與國際接軌的專業技術人才評價體系。
北京:朝陽區啟動外籍人才創業伙伴計劃
11月4日,朝陽區外籍人才創業伙伴計劃在中國北京(望京)留學人員創業園正式啟動。該計劃通過搭建創業聯盟、共建培養基地、升級服務平臺等系列舉措,構建集政策、空間、資本、產業、平臺、資源于一體的一站式賦能體系,為外籍人才在京創新創業提供全周期保障。活動正式發起“外籍人才創業聯盟”,聘請法國、德國等國家的優秀成功創業者擔任導師,為外籍創業者提供支持。朝陽區區市場監管局、區稅務局及部分街鄉代表為享受“朝陽青創15條”政策、新落地朝陽的國際創業公司頒發“創業服務包”,涵蓋場地支持、政策咨詢、投融資對接等福利,助力企業快速成長。針對外籍人才普遍面臨的“政策不熟、資源難尋”等痛點,朝陽區在現場發布了《外籍人才創業百問百答》手冊。
北京:首個國際人才服務港揭牌
10月29日,首個“北京國際人才服務港”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揭牌。北京國際人才服務港集成人工智能前沿技術打造智能服務體,線上線下融合可實現近百項政務、事業、生活類服務事項一站式全鏈條辦理。外籍人才可以一站式辦理來華工作許可、簽證、執業許可等政務事項,也可辦理子女入學、稅務、法律等服務事項,以及租房、家政等生活服務事項;本土人才可以辦理人才引進、積分落戶、工作居住證、人才計劃申請以及科技成果轉化、企業服務等相關服務事項,顯著提升了人才服務效能和服務體驗。
河北:唐山市發布緊缺人才需求目錄
近日,唐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布《2025年唐山市緊缺人才需求目錄(二)》。目錄發布的緊缺人才涉及22個行業239個專業,數量為4076人。學歷層次上,形成“本科為主體、高學歷為引領、技能型為補充”的多元結構,兼顧技術研發與生產等不同崗位需求;專業門類中,自動化類、電子信息類、化學類等十大專業需求較為突出,與唐山重點產業布局高度契合;單位性質方面,不同類型經營主體成為人才需求核心載體,國有企業與事業單位需求合理分布,確保各領域人才供給不缺位;產業布局上,傳統產業人才需求占比超五成,戰略性新興產業需求突破兩成,生產性服務業與未來產業需求穩步提升。
山東:2025青島國際人才創新創業周暨第二十五屆“藍洽會”開幕
10月31日,2025青島國際人才創新創業周暨第二十五屆中國青島藍色經濟國際人才暨產學研合作洽談會在山東青島西海岸新區開幕。本屆盛會延續“聚才聚力 創贏未來”主題,吸引640余名中外嘉賓參會,24個國家和地區的80余名高層次人才攜技術項目精準對接,現場發布6380個優質崗位需求。圍繞青島“10+1”創新型產業體系建設,大會特別邀請24家留學生創業企業、鏈主企業、重點單位設展,集中展示青島人才在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低空經濟、智能裝備等領域的創新創業成果。在重點產業海外高層次人才產學研項目洽談會上,來自牛津大學、耶魯大學、帝國理工學院等78所世界頂尖高校的海外人才攜項目設展,與青島科研院所、企業現場對接。此外,針對留學人才需求,青島市人社局聯合市教育局為有留學意向的高中畢業生提供人才檔案轉接、存放、查詢、跟蹤等“一站式”服務,切實解決其出國前的后顧之憂。
廣東:深圳福田人才日六重福禮
11月1日,“禮贊奮斗·福啟未來”2025福田區人才日與企業家日活動在福田區舉行。活動發布“福田區高質量發展企業榜單”與“人才榜單”,前者含200家“卓越領航企業”、100家“新銳星芒企業”、50家“極速先鋒企業”,后者有各30名“前沿探索家”“礪業開拓者”“星火筑夢師”。現場為新落地企業(機構)和新引進高層次人才團隊送“迎新禮”,還推出了“六重福禮”:發布8大領域普惠政策,最高支持5000萬元;提供超800億元信貸資金與產業基金;遴選24萬平方米產業空間;授予企業自主認定400名福田英才資格;提供1000套保障性租賃住房。
廣東:歐美同學會海歸小鎮(廣州·生物醫藥)揭牌
歐美同學會海歸小鎮(廣州·生物醫藥)揭牌活動11月8日在廣州舉行。活動為首批入駐海歸小鎮的優質生物醫藥企業授牌,涵蓋基因治療、精準診斷、創新藥研發等前沿領域。目前,海歸小鎮已引入百濟神州、康方生物、諾誠健華等近30家知名創新企業與項目,產品覆蓋抗癌藥物、抗體藥物等創新藥,高端體外診斷儀器設備、集成化質子治療系統等腫瘤診療裝備,以及創新型疫苗等關鍵領域,總投資超370億元,預計年產值將達1000億元。
江蘇:連云港2025花果山英才雙創周開幕
11月8日,2025花果山英才雙創周啟幕。本次活動以“打造‘一帶一路’區域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為主題,以1個開幕式主會場為核心,串聯9場專題活動與8場縣區(板塊)分會場活動。活動現場,舉行了大型儀器共享產業合作聯盟成立儀式、江蘇連云港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開園儀式,為國家東中西區域合作示范區新材料中試基地揭牌,并發布2025年度連云港市十大科技創新成果,同時舉行了5個校地合作項目、7個“雙招雙引”和人才創投基金落地項目集中簽約儀式,一批優質資源與項目正式“扎根”港城。連云港人才服務云平臺正式上線,同步發布人才政策AI助手、人才創業百問百答,并為第七屆花果山英才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獲獎選手及2025年花果山英才“雙創計劃”入選者頒發獎牌。
申報招募信息
重慶:計劃引進緊缺優秀人才3500名以上 重慶國際人才交流大會11月15日啟幕
重慶市政府日前新聞發布會消息,2025重慶國際人才交流大會將于11月15日至16日舉辦。本次大會以“才聚新重慶·共創新未來”為主題,計劃引進緊缺優秀人才3500名以上、落地創新創業項目250個以上,發布500個以上供需對接項目,邀請50名以上中外重要嘉賓齊聚山城,共商人才發展大計。引才活動方面,11月15日將在重慶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舉辦西部地區聯合引才活動,邀請西部地區500多家用人單位,提供“線上+線下”1.1萬個崗位,為求職者和用人單位搭建交流合作平臺。此外,大會還設置9項專場活動,安排10個分項活動,目前已舉辦武陵山人才節、三峽人才節、智慧醫學人才發展大會等7場活動,集中發布了一批人才政策、急需緊缺人才需求目錄,形成了多項人才合作和平臺落地成果。
廣東:2025年東莞市人才認定啟動,11月20日起接受網上申報
11月6日,東莞市委人才辦、市政務和數據局聯合發布《2025年度東莞市人才認定申報公告》,建立更加科學規范、開放包容、運行高效的人才評價機制。根據公告,申報人應在東莞工作或創業,目前所從事的主要工作與本人專業專長、主要分類評價依據密切相關。11月20日至12月19日,符合條件的申請人登錄“廣東政務服務網”網站根據系統指引進行網上申報。
吉林:長春市2025年“回長人才創業激勵項目”申報啟動
11月3日,長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網站發布《關于實施申報2025年度 “回長人才創業激勵項目”的通知》。根據通知,將對校友人才、海外人才、吉林籍人才回歸回長創業,被認定為重點扶持的項目,按其創業投資額的10%給予獎勵,最高1000萬元,主要用于支持企業引進招聘人才,解決人才住房、出行等需求。申報日期為發布日期起至2025年11月10日。
綜合自:北京日報客戶端、中國新聞網、浙江發布、國家知識產權局、海口網、徐州發布、澎湃新聞、大國人才、北京青年報、河北日報、科技日報、深圳晚報、新華網、廣州日報、長春發布。
文章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看法。
神州學人雜志及神州學人網原創文章轉載說明:如需轉載,務必注明出處,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