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加拿大社會包容性經濟聯盟與數字治理標準研究所合作,并在加拿大標準委員會支持下,聯合發布一項國家研討協議。該協議構建了從數字素養概念定義到數字素養提升效果評估的完整框架。
將數字素養確立為公民基礎技能。當前,數字技術正在重塑加拿大社會的方方面面。然而,公民數字素養存在一定不足,可能會限制個人發展和加劇社會不公。為此,該協議致力于為政府、教育機構和企業等提供統一行動框架,通過界定數字素養核心術語、規劃實施路徑和建立共享評估指標,確保數字素養提升行動兼顧公平性、可及性和包容性,尤其關注青年、老年人、弱勢群體和非官方語言人群的需求,以系統性舉措支撐全民數字素養提升。
構建分層級、多維度的概念體系。該協議構建了一套多層次、相互關聯的數字素養概念體系。協議將“數字素養”定義為利用數字工具和技術,安全、負責任地查找、理解、創造和分享信息的能力,并進一步提出“數字熟練度”這一概念,強調創造性運用數字技術解決問題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此外,協議還細致區分了“信息素養”、“數據素養”和“人工智能素養”等關鍵技能,并拓展至“數字信任”、“數字權利”、“數字包容”等社會倫理維度。
強調以社區為中心的實施策略。在實施層面,該協議提出了一套較為系統的路徑,強調以社區為中心進行包容性設計。核心方法包括,明確目標受眾與目的,與社區成員共同設計數字教育相關課程;采用混合式教學和移動課堂等靈活模式,并提供多語言、多格式的材料;推行“培訓師培訓”機制,強化本地師資,并將設備接入與技能培訓相結合,彌合數字鴻溝。協議特別指出,要回應不同群體的需求,如為老年人簡化操作界面、為殘障人士融入輔助技術、為新移民提供多語言支持,并將數字素養嵌入就業服務和學校教育等現有體系。
明確各部門協同推進職責。協議清晰地劃分了不同部門在推動全民數字素養提升行動中的職責。政府公共部門被賦予系統變革的引領角色,負責將數字素養納入國家課程和終身學習體系,并為基礎設施和社區項目提供資金支持。非營利組織作為社區中介,要以文化適配和包容性方式確保項目回應弱勢群體需求。企業則需將數字素養融入員工培訓內容,資助社區數字技能項目,并推動包容性技術發展升級。協議還提出,跨部門協作是關鍵,各部門要通過共建試點項目、共享數據和資源、共同投資可持續的數字基礎設施,形成全民數字素養提升的行動合力。
建立障礙識別和成效衡量指標體系。為確保數字素養提升行動取得實效,該協議提出了一套涵蓋六大維度的量化評估框架,以識別數字素養發展障礙、精準追蹤實施成效。在數字接入和基礎設施層面,關注網絡覆蓋率、設備擁有率和公共接入點分布等。在技能和信心層面,通過起點評估和數字信心得分衡量數字素養提升程度。在包容和公平層面,衡量弱勢群體的參與度和資源可及性。在項目覆蓋和參與度層面,監測項目的實際覆蓋范圍和持續性。在能力和生態系統支持層面,評估師資力量和資金的可持續性。在成果和影響層面,直接考量就業提升、公共服務使用頻率、公民參與度和減少技術焦慮等方面的實際效果。
文章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看法。
神州學人雜志及神州學人網原創文章轉載說明:如需轉載,務必注明出處,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