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成立70周年紀念日。70年前,人民海軍在江蘇泰州白馬廟成立,開啟了人民海軍建設的新征程。
斗轉星移,與共和國同齡的人民海軍走過了70年風雨征程。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人民海軍正朝著世界一流海軍的建設目標,寄托著中華民族向海圖強的世代夙愿,劈波斬浪,走向深藍,以全新的姿態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回首70年光輝歲月,人民海軍在炮火中誕生,在戰斗中成長,在發展中壯大。成立之初的人民海軍“一窮二白”,在短時間內建立了以“空、潛、快”為主體的近岸防御作戰力量。面對強敵,人民海軍“狹路相逢必亮劍”,創造了“小艇打大艦”“海上拼刺刀”“空中白刃戰”等戰斗傳奇。
改革開放后的一段時期,人民海軍以“小步快跑”的形式,通過同時發展多個型號,每個型號只建造少數幾艘并漸次改進的方式快速發展。但海軍的現代化建設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裝備不足、技術匱乏是那個年代人民海軍揮之不去的痛。
伴隨著新世紀的曙光,在國家經濟建設高速發展的歷史新時期,人民海軍走上了建設具有強大綜合作戰能力現代化海軍的歷史新征程,并開始走向遠海大洋,在維護國家主權、安全、領土完整和國家海洋權益及發展利益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亞丁灣護航、利比亞撤僑、遠航訪問、海外醫療服務、國際救援等行動,展示了開放、自信、和平、走向世界的大國海軍形象,體現了人民海軍遂行多樣化軍事任務的能力不斷增強。
2012年9月25日,我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艦入列服役,是海軍加速推進藍水海軍的戰略轉型的重要節點,標志著海軍綜合作戰能力的提高,對于遠海合作與應對非傳統安全威脅,有效維護國家主權,促進世界和平與共同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央圍繞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軍作出一系列重大戰略決策和部署,海軍建設發展進入歷史“黃金期”,第二艘航母下水海試,一大批主戰裝備如雨后春筍般密集亮相,航母部隊、戰略核潛艇等海軍新型作戰力量加快形成戰斗力,從遠海遠域訓練到海上維權巡航,從也門撤僑行動到國際聯演交流,大國遠洋海軍的建設步伐堅實有力。
強于天下者必強于海,弱于天下者必弱于海。歷史證明,海權是影響大國興衰的重要因素,而海權的沉浮則取決于是否擁有一支強大的海軍。中華民族屈辱的近代史,就是從帝國主義列強的海上入侵開始的。
在人民海軍70華誕之際,我國舉行盛大的海上閱兵式,開放自信地向全世界展示中華民族在新時代向海圖強的奮斗成果。艨艟云集,舳艫相接,大國水師,陳兵于海,精神抖擻的將士,威武嶄新的武備,詮釋著“人民海軍向前進,保衛祖國海洋信心強”的必勝決心和“誰要侵犯我們就叫他滅亡”的堅定信心。
昨天的恥辱來自海上,今天的挑戰來自海上,明天的機遇同樣來自海上。當今中國,海洋對國家安全和國家發展的影響愈發凸顯,建設強大的人民海軍的任務依然緊迫。
強國必先強軍,建設強大的現代化海軍,是強大綜合國力的體現,是實現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建設海洋強國的戰略支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保障。
在海軍現代化建設全面展開的同時,我們欣喜地看到,近年來,全民海洋意識不斷增強,海洋科學研究碩果累累,藍色產業可持續化發展,我國海洋強國軟實力獲得顯著提高。作為祖國新一代青年留學人員,我們有幸見證了中國綜合國力的穩步提升和人民海軍的發展壯大。在為祖國海洋實力感到驕傲與自豪的同時,我們應當增強自身的使命感與責任感,不忘初心,刻苦學習,努力拼搏,爭取早日學成回國,為將我國建設成世界海洋強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70載征程風和雨,人民海軍向前進。今天的人民海軍,有信心、有能力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有信心、有能力維護世界和平穩定,是令全體中華兒女無比驕傲和自豪的人民海軍。
海上大閱兵,揚帆新航程。未來,人民海軍一定會在人民的熱切關注下走向更寬廣的深藍。
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成立70周年之際,請讓我為你送上最真摯的祝福:人民海軍,生日快樂!(作者就讀于法國波爾多大學,系波爾多中國學者學生聯合會秘書長)
文章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看法。
神州學人雜志及神州學人網原創文章轉載說明:如需轉載,務必注明出處,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