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名日本大學生看中國”報告交流會集體合影。(主辦方供圖)
11月11日,“百名日本大學生看中國”報告交流會在東京舉行。來自日本訪華團的學生、在日中國留學生及僑團代表等百余人圍繞中日青年交流與合作展開討論。
在交流會上,多位訪華團成員分享了他們在中國的真實見聞與深切體會。學生們表示,多次訪華讓他們對中國有了更加全面而立體的認識。除了感受到中國科技的迅猛發展和城市的現代化步伐,他們也被中國的自然之美與厚重的歷史文化所吸引。通過親眼所見,他們認識到,日本社會中長期存在的一些對華偏見與刻板印象并不符合事實,真實的中國是多元、開放而充滿活力的。
中央大學中文系學生早川公晴在宏村、黃山等地實地觀察徽派建筑與日常生活,深刻感受到中國的文化底蘊與社會多樣性。他說:“在宏村,不僅有古色古香的徽派建筑,也有普通民眾的生活場景,令我印象深刻。作為研究城市政策的學生,我更加體會到實地考察的重要意義。”
日本大學法學部三年級學生野町玲次則表示,令他印象最深的,是中國科技的發展水平。“在河南參觀比亞迪時,我被其先進的技術折服;在黃山體驗高鐵出行時,對高效便捷的服務感到驚喜;而電子支付的普及更讓我驚訝。”他感嘆道,“這次行程讓我深刻體會到放下偏見、親身體驗的重要性,也希望今后能有更多這樣的機會。”
中央大學的中國留學生邵仰止表示,她與日本朋友一道行動,以全新視角重新觀察了自己的祖國。她原本擔心日本大學生在中國會感到不適應,但大家都非常興奮。她說,行程中的趣事數不勝數,希望今后能與日本大學生一起走遍中國各
日本前財務副大臣、公明黨特別顧問遠藤乙彥表示,日中兩國的年輕人面臨可持續發展等共同課題,應攜手應對、共創未來。他強調,即使國際局勢復雜多變,人與人之間仍可保持坦率真誠的關系,讓友情成為筑造未來的基石。

日本大學生在交流會上表演打快板。(侯俊杰 攝)
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公使趙寶鋼致辭說,中日兩國擁有兩千多年友好交往的歷史,先賢們留下了許多友好佳話,兩國今天應沿著歷史上友好交往的道路,攜手面向未來。他指出,相信兩國青年從現在做起,深入了解真實的對方、傳播真實的對方,積極開展真正有利于增進信任和友誼的行動,中日友好的根基必將更加堅實、更加穩固。
“百名日本大學生看中國”活動由中國駐日本大使館主辦,自2024年啟動以來,已組織四批日本大學生赴華參訪。訪華團團長孫冉介紹說,該活動在日本高校中口碑持續上升,今年的團隊匯聚了來自關東至九州24所大學的學生。她表示,參與者在行程中都有新的發現與成長。未來,活動計劃成立“百大團青年聯誼會”,定期舉辦交流活動,讓曾經參團的學生及其朋友在長期的平臺上繼續溝通互動,讓友誼與理解的種子茁壯成長,枝繁葉茂。
文章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看法。
神州學人雜志及神州學人網原創文章轉載說明:如需轉載,務必注明出處,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