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回到清華,歸來仍是少年!
他是從清華走出的工程師和發明家,在國內外授權發明專利70項,屢獲創新大獎。
他也是回歸清華的青年科學家。他的創新故事不僅寫在百余篇高水平學術論文中,更通過他研發的多項前沿技術寫在了祖國大地上。
他就是清華大學電機系本科校友長聘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張品佳。
讓我們一起走近“歸國清華人”系列報道,共同感受海外學成歸來的清華人,心系家國、追求卓越的赤子情懷!

2006年從清華電機系本科畢業的張品佳,前往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深造。
身在異國他鄉,面對學業與生活上的多重壓力,張品佳始終記得電機系時任系主任梁曦東老師對大家要力爭上游、追求卓越的鼓勵。正是這份鼓舞,帶給了張品佳面對未知的勇氣,他僅用三年半的時間完成了碩博階段學習,并獲得優秀博士畢業論文的榮譽。畢業后進入美國通用電氣全球研發中心總部,成為了一名出色的工程師。

張品佳在佐治亞理工學院博士畢業
工程師的生活雖然穩定、優渥,但張品佳的志向卻遠不止于此。
2015年,張品佳決定“回國闖蕩”,帶著在學界與業界的豐富經驗,張品佳回到清華大學電機系任教。這一次,他終于在電氣工程領域的前沿找到了真正的價值與方向,從業界回歸學界,從事大容量電力電子與電氣設備可靠性相關研究,聚焦電氣設備在線檢測與健康管理,站在電氣工程智能化領域的最前沿,他說最重要的是保持面對未知的勇氣。
電氣工程是現代社會的重要支柱與電能有關的一切,幾乎都涵蓋在電氣工程研究和應用的范圍內。
從特高壓輸電到高鐵、從電動汽車到電磁彈射,電氣工程都發揮了關鍵作用,具有重要的國家戰略意義,電氣化帶來的性能提升也能夠為發動機等重要領域形成更好的整體方案。
電氣化的發展也對電力裝備本身可靠性及其智能化提出了更高要求。“讓關鍵的電力裝備變得更可靠、更智能,并為國家重大需求提供更好的支撐”是張品佳的目標。

張品佳在國際會議上作學術報告
目前,張品佳研發的相關技術已應用于國家電網、遠景能源、通用電氣、臥龍集團等國內外企業,取得了良好的社會與經濟效益,展望電氣工程行業與國家發展的未來。張品佳的目光始終投向遠方 ,“在未來30-50年,中國需要在更多的領域達到引領世界的狀態和位置”。
在自己的研究領域具有更強的推動力和影響力,在行業中促進共識的形成,切實地引領一個行業的發展,“在這個過程中,清華人責無旁貸”這是張品佳所理解的青年科學家的責任,也是他對自己作為清華人的要求。

張品佳在清華大學2020年教師節慶祝大會上發言
21年前,張品佳第一次踏入清華園,從此與電氣工程結緣,也獲得了面對未知的勇氣和信心。如今,作為清華青年教師的他,依然勇敢地在科學研究的潮頭乘風破浪。他也將把勇于面對未知的人生體悟和追求卓越的清華精神傳遞給更多的清華學子。
文章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看法。
神州學人雜志及神州學人網原創文章轉載說明:如需轉載,務必注明出處,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