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以法為舟服務群眾!95后海歸碩士熊欣葉把個人成長坐標刻在家鄉發展的經緯線上
在許多人的眼里,95后的熊欣葉應該是一位“天選之女”,她不僅擁有中南大學法學碩士學位、美國紐約州圣約翰大學雙法律碩士學位,取得了中國和美國紐約州執業律師資格,企業合規師(高級)、心理咨詢師等資質,同時還是網易云音樂人、微信公眾號運營者。2022年,她心懷感恩之情回到寧鄉,決心為家鄉的法治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如今的她,正以其專業之能、青春之力,在制度優勢與民生訴求之間架起一座溫暖的橋梁。近日,在湖南光陽律師事務所,熊欣葉面對記者采訪時坦言:“法學的星光照亮過我的書桌,而我更希望點亮家鄉的法治星空。”

熊欣葉正在認真細致地分析案例。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禹 通訊員 段華良 攝影報道
情系家鄉,回饋桑梓
“為什么要回寧鄉工作呢?”記者提出很多人心中的疑問。
“他鄉的摩天大樓再高,高不過玉潭橋頭的鄉愁。”熊欣葉的回答,簡單而純粹。寧鄉,這座“安寧之鄉”,連續三年入選“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不僅是她魂牽夢繞的家鄉,更有著無限的發展機遇。“工業強市,幸福寧鄉”的發展定位,吸引著眾多企業入駐,也為她這位律師提供了廣闊的舞臺。
熊欣葉告訴記者,早在2008年,她便被評為首屆“感動寧鄉十佳少年”,家鄉的培育之恩,銘記于心。她認為,青春最美的姿態,是把個人成長坐標刻在家鄉發展的經緯線上。
作為一名青年律師,熊欣葉深知青少年普法教育的重要性。她積極響應寧鄉團市委和市司法局號召,奔波于寧鄉市第二高級中學、寧鄉市第五高級中學、寧鄉市城北梅花中學等多所學校,開展青少年普法教育講座。線下累計聽眾達2萬余人次,她的講座風格幽默風趣,深受學生們喜愛。
在普及法律知識的同時,熊欣葉還注重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鼓勵他們成為有道德、懂感恩、不斷追求進步的人。在她的母校寧鄉市第一高級中學進行的講座,通過“直播寧鄉”實時網絡直播,線上參與人數達到17.8萬,取得了良好的法治“擴音”效果,讓更多的青少年接受到了法律知識的熏陶,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熊欣葉(左)和同事討論法律法規熱點。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禹 通訊員 段華良 攝影報道
履職盡責,擔當作為
2024年1月,熊欣葉被選為寧鄉市人大代表,讓她更全心走好為人民服務、為家鄉發展建言獻策的履職之路。
作為寧鄉市人大監察和司法委員會委員,在專業履職方面,熊欣葉積極參與各類座談會,在交流中碰撞思想的火花。2024年9月,在寧鄉市人大開展強化民營企業合法權益司法保護專題調研活動座談會上,熊欣葉深入分析民營企業在發展中面臨的法律困境,對于優化營商環境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今年以來,在寧鄉市人大常委會關于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執法檢查調研座談會和工作會議上,熊欣葉踴躍發言,從法律角度,為政府機構依法行政提供了專業的見解和思路,助力寧鄉市法治環境不斷優化。
“青春不該是單選題,履職更不能是獨奏曲。”當被問及如何看待人大代表這一身份以及對做好代表工作的思考時,熊欣葉認為,人大代表應該當好“制度優勢的踐行者”和“群眾聲音的翻譯官”。她說:“律師職業為我了解民情民意打開了一扇窗,在接觸不同案件和當事人的過程中,我能夠發現一些共同的社會矛盾點,從而撰寫更有針對性的建議。”
在與有關部門的交流中,熊欣葉敏銳地發現,基層群眾對法律服務的需求十分迫切,但獲取可靠信息的渠道較為狹窄。于是,她提出“關于建立在線法律答疑/普法平臺,提升公共法律服務便捷性和規范性的”建議。寧鄉市司法局積極與她對接,探討通過現有的公眾號以及智慧寧鄉APP等平臺,完善相關功能的可能性,力求讓寧鄉市民能夠獲得更多的普法和法律咨詢服務。
“法律語言需要翻譯,履職創新更需要破壁。”對于下一步工作打算,熊欣葉堅定地說:“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我將繼續積極履職,傾聽百姓心聲,發揮好‘橋梁’作用,把群眾的訴求轉化為可落地的建議,為寧鄉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
文章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看法。
神州學人雜志及神州學人網原創文章轉載說明:如需轉載,務必注明出處,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