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棣古城,青磚黛瓦,古韻悠長。11月2日,這座承載著齊魯文化基因的千年古城,迎來了一群特殊的訪客——來自法國的大學生。他們跨越重洋,走進山東濱州無棣古城,開啟了一場以“相約孫子故里,邂逅非遺濱州”為主題的文化探索之旅。這不僅是腳步的抵達,更是一次心靈的貼近,一場中法文明在古老街巷間的深度對話。
此次活動由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主辦,山東航空學院外國語學院與濱州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聯合承辦,是山東航空學院“漢語橋”系列活動的重要一站。20余名法國留學生懷揣著對東方文明的向往,沉浸于無棣古城深厚的歷史文化氛圍之中。
目光所及,皆是華章。留學生們沿著古樸的街巷徐徐前行,凝神聆聽關于古城建筑規制、雕刻寓意與空間布局的講解。指尖撫過斑駁的磚石,目光流連于精美的紋飾,他們試圖解讀這座活態博物館所封存的歷史密碼與美學追求。不時有學生舉起手機、相機,精心構圖,將飛檐翹角、雕梁畫棟,以及市井生活的煙火氣息一一收進取景框,定格為難忘的東方記憶。
真正的文化體驗在于親手觸碰與親身實踐。在非遺傳承人的悉心指導下,法國青年們饒有興致地投身于傳統技藝的海洋。他們小心翼翼地將宣紙覆于古樸的銅器之上,用墨拓印下千年紋樣,感受金石傳拓的沉穩力道與歷史回響;親手揉捏制作寓意吉祥的“歡喜團”,體會傳統飲食文化中的匠心與美好祈愿;提筆點染,在水面勾畫流轉的色韻,再將素白的漆扇輕覆其上,瞬息間,一幅幅獨一無二、靈動夢幻的水拓畫便躍然扇面,引得陣陣驚嘆。當飄逸寬博的漢服加身,青年們步履之間,仿佛完成了一次與漢唐風韻的時空連線。精彩紛呈的民間藝術表演,更讓他們直觀感受到了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藝術活力。
“這太神奇了!每一種技藝背后,似乎都藏著一個古老的故事?!币晃环▏魧W生手持自己制作的水拓漆扇,難掩興奮之情,“親手嘗試,讓我對中國文化的理解不再停留在書本,而是有了溫度和觸感?!?/span>
此次無棣古城之行,遠不止于“觀看”,更在于“相遇”與“對話”?;顒訛榉▏嗄陮W子與中國學生、當地民眾搭建了直接交流的橋梁。在共同體驗非遺技藝的過程中,在街頭巷尾的親切寒暄里,語言不再是唯一的溝通方式,微笑、手勢、共同完成的作品,都成為了傳遞友好與理解的紐帶。文化的差異在親身接觸中轉化為彼此欣賞的基點,文明的互鑒在歡聲笑語中悄然生根。
這是一次成功的國際人文交流實踐:讓法國年輕一代得以深入中國社會的文化肌理,真切感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與當代活力。同時,這也為無棣古城、為濱州乃至更廣闊的地域,打開了一扇面向世界展示文化自信與開放胸懷的窗口。當古老的東方非遺與充滿好奇的西方年輕目光相遇,激蕩出的不僅是友誼的火花,更是文明交流互鑒的動人樂章,為促進中外人民相知相親、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了清新而蓬勃的青春力量。(記者 郭志華 通訊員 高士東 報道)

11月2日,法國留學生在無棣古城體驗水拓漆扇。

11月2日,法國留學生在無棣古城非遺館拍攝民族服飾。

11月2日,法國留學生在無棣古城把玩歡民間小食品糖稀。

11月2日,法國留學生在無棣古城非遺一條街與歡喜團藝人合影。
文章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看法。
神州學人雜志及神州學人網原創文章轉載說明:如需轉載,務必注明出處,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