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院是很多美術生最向往的地方,但這里可能不只是教畫畫的。因為從這里出來的學生竟然一個個的做了演員、導演、攝影師...今天美術培訓班就來扒一扒從美院(含附中)畢業的藝人。
一、耿樂
作為演員,耿樂并非科班出身,但對于創作來說,無論是畫畫還是演戲都是在塑造角色,耿樂一直覺得畫畫和電影沒有什么區別,只要大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好了!
二、肖央
肖央已被很多人熟知了,唱歌并且自導自演拍電影,是十分有才的一個人。他最初的夢想并不是拍電影,而是做一名可以潛心創作的畫家。
1996年,喜歡畫畫的他下定決心要考上央美附中,第一年落榜了,之后又在北京復讀一年,終于在第二年
考上了央美附中,還選修了平面廣告。
從央美附中畢業后,肖央又報考了北京電影學院美術系,在學校期間他不僅熱愛唱歌,又同時展現出自己的表演天賦,順便還接了很多廣告單子賺一些外快。
之后,肖央和文化公司小老板王太利一起自導自演微電影《老男孩》一炮而紅,后來又和王太利組成“筷子兄弟”,“筷子兄弟”作為一個金光閃閃的音樂組合名氣橫掃國內外。
三、王昱珩
王昱珩出生在北京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從小,他就比較特別,有時父母問他一天都做了什么。他就把當天的事情事無巨細地畫出來,結果,毫無懸念的考上清華美院。
從清華美院畢業后,他便毅然決然的選擇了自由職業,原因很簡單,就是他無法忍受制度化的生活。同時他也沒辦法在公司的工位上養花…
脫離996,007的王昱珩涉足紙媒設計,為企業設計Logo,而后,他又開始專注在了綠植園林和景觀設計上。
在《最強大腦》上,王昱珩就是憑借“微觀辨水”技驚四座,一戰成名,水哥的名號由此而來。

他還擅長各類手工藝品,制作玻璃和陶瓷說干就干,還有粘土、毛氈、皮具、扇子等。各種類型的都手到擒來
很多網友都在感嘆到底還有什么事情是水哥不會的,然而也有不少網友很好奇他究竟是在靠什么掙錢。
四、王小帥
作為中國第六代導演的代表人物王小帥不少極具風格的電影都在國外斬獲不少獎項,而影響他拍電影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學習畫畫。
王小帥從小就喜歡畫畫,1981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附中。當時基本上全國畫畫最厲害的都集中在了這里,也正因為這樣,王小帥在這里系統的學習了四年后,發現周圍畫畫的人都太厲害了。
所有人都想考油畫系,這讓王小帥自覺考上央美把握不大,于是才想到了學電影。所以,最后王小帥才考入了,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但這之前學畫的。底子也為他以后的電影學習奠定了深厚的美術基礎,不少電影的配色構圖都為他的電影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風格。
對于畫畫,王小帥曾對附中的美術生這樣說:我只能拿我們那時候的心態跟現在的同學做交流,那時候我們覺得學習機會特別珍惜,而且做藝術家的那種心情也特別急迫,想盡辦法去創造,想將來怎么創作一個屬于我的藝術世界,我覺得這種心要保留住。
五、宮哲
宮哲曾經和老戲骨金雅琴合作過電影《我們倆》,據說當年導演馬儷文在中央美院食堂一抬頭看到上大三的宮哲那一刻就認定了她。
從小學四年級開始宮哲開始跟著一位畫家老師學畫國畫,學習臨摹,工筆勾線,染色,寫意,學了有一年多的時間。到了小學六年級,每個雙休日宮哲都去少年宮學畫。
高中是在北京的中央美院附中度過的,后來順理成章考上了中央美術學院,2011年還考上了中央美術學院攝影專業研究生。在畢業后,做了攝影師,拍了作品,也拍了電視劇。
如今宮哲一直低調地拍戲在電影、電視和話劇中間扮演著不同的角色,與不同的角色相守。
看到這里,你是不是還有有疑惑,美院畢業的都這么厲害嗎?學美術的最后成為了明星、歌手、導演、演員…
這真的是美術學院嗎?不得不說藝術領域的很多東西,都是相通的。所以,你還在擔心學美術,只能畫畫嗎?美術生的出路不僅很多,還很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