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張畫,你會不會認為出自哪位大師?這是臨摹梵高的《向日葵》,不過,這可不是哪位畫家畫的,而來自一位80歲的奶奶。不管誰看到她的畫,都很難相信這竟然出自一位奶奶之手。
曾經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評價過她的畫:“耄耋之年拿起筆,用畫述說自己的人生,卻有一種童稚般的天趣,有天堂般令人神往的澄明和潔凈。”她就是中國奶奶楊佩蓮,被稱為中國摩西奶奶。
除了畫作,楊佩蓮人生也很傳奇。她出生于湖南的一個小山村,因為年代原因,從小就沒有學習機會,解放后才上了小學,畢業后在農村當會計和婦女主任。在幾乎沒有教育機會的年代,她算是村里高學歷了。當然由于她不滿足于現狀,跑到農業中學學習,畢業后在當地當教師,成為一名光榮的小學老師。
后來,她堅持自學,當上小學校長后,除了教育事業外,還從事過商貿工作,同時培養3名優秀子女。其中有一位是著名詩人荒林。
中國有句老話說人生七十古來稀,70歲正是別人含飴弄孫、頤養天年的年紀,當已經70歲的楊佩蓮,還是閑不下來,于是她開始了寫書!為了寫書,她她每天晝伏夜出,出版了自傳《平凡往事》,和抗日長篇小說《逃離》。
在寫《平凡往事》的過程中,楊佩蓮遇到了困難,她想寫以前生活中用的一種工具——磨盤,但怎么寫都感覺別扭,于是靈光一閃,寫不出來就畫啊!畫中,谷子在兩個大小不同的石磨中間碾成米漿,隨著米漿一點一滴滴落下來,遙遠的往事,仿佛一瞬間展現在她的眼前。
或許嘗到了繪畫的美妙,楊佩蓮從此一提起畫筆便停不下來了,之后的時光,楊佩蓮每天都在畫畫,還成功舉辦了《中國奶奶的花樣年華——楊佩蓮畫展》上了長沙晚報。
我們都知道,畫畫是一件特別需要時間的事情,通過我們對美術生的了解,發現不少廣州畫室同學每天在畫室一坐就是8個小時,但沒有人喊苦喊累,這也許就是做自己熱愛的事情,才會真覺得幸福吧。
無論你小學生、初中生還是高中生,只要你熱愛繪畫,通過畫室集訓,相信你也可以畫出自己的童年,把曾經的日子會給別人看。特別在今天注重教育的時代,你也可以形成獨樹一幟的風格,在數萬美術生中脫穎而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