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基礎畫技提高最最重要的方法,就是針對性局部訓練。
說真的,就是因為所謂的“藝考害人”這套理論,弄得那是人心惶惶,不少人更是一聽到“局部訓練”這樣的詞就避之不及:

好像局部訓練就是一件和“考試套路”、“應試模版”劃等號的事情,覺得這種事情簡直就是在扼殺自由和創造力,沾染了便是對自己赤裸裸的侮辱。
真是大錯特錯。
誠然,各大畫室集訓中采用的各種針對考試的繪畫模版確實是藝術的災難,但不可否認的是,這樣的套路化教學確實能使得大量的零基礎新人,在極短得時間之內得到巨量的提升,這樣快速的提高中,是一定暗含著可取之處的:
這點可取之處便是重復練習。
通常情況下,我們在自主練習繪畫時會進入一種“完成完美作品”的狀態,希望自己的練習手稿能成為一幅拿的出手的作品,從而花費大量的時間試圖畫的面面俱到,這樣一絲不茍的態度固然是好的,但是如果我們的最初目的是為了練習,那這樣的練習方式則會顯得性價比過低。
就拿集訓時的速寫默寫練習來舉個小例子吧,國美和央美的校考經常會考默寫,有的學生塑造能力很強,卻對人體動態的掌握非常差,畫出來的人經常七扭八歪,不是腿部骨折就是腰椎間盤突出,之所以會犯這類錯誤,那明眼人都知道他就是人體動態不熟練。
他也知道自己不熟練,但是為了所謂的“作品完整性”,他依然堅持畫完善每一個人物,從起型開始一直到深入刻畫那是做的面面俱到,最后花了大量時間,畫出來一個披著精致衣物的腰椎間盤突出病患,一節課下來也沒能畫幾個人,動態問題得不到任何改善。
已經熟練掌握的部分,繼續投入時間所產出的效益會越來越低,而當我們試圖讓練習“完美”的時候,我們對每個部分分配的時間都是均等的,在這樣的學習方法下,熟練的部分很難有進一步的提升,而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也沒能分配到足夠的時間用以練習。
因此,針對性局部練習對于基礎訓練便顯得尤為重要。
將自己目前階段所面對的最大問題從畫面中單獨抽離出來,并進行大量針對性的重復訓練,相較畫一幅完整的作品所得到的提升要高太多。
如果你對動態掌握得并不熟練,你即使花一節課時間畫十個完整的人物,也只訓練了十個人體動態,而倘若你拋開衣服和面部的塑造單獨繪制人體,練習的效率將顯著提高,甚至你可以連人體都不畫,直接從骨架入手:

完成一個動態的時間甚至只需要十幾秒鐘,原本繪制一個完整人物的時間,現在可以用來重復練習數十個人物動態,通過這種針對性重復練習,你完全可以讓自己的效率成倍的提高。
同理,遇到任何的基礎問題,我們都可以通過這樣的方法來提高:
色彩的調子不好看怎么辦?先停止練習完整畫面,縮小畫幅練習色稿,原本畫4k的畫幅可以調整成8k、16k甚至32k,一張畫的時間現在能練十幾張色調;素描的透視總是錯怎么辦?先別畫整張的人頭了,自己在紙上嘗試畫各種不同朝向不同角度的透視立方體,提升自己的透視感覺再畫完整畫面也不遲;速寫的衣褶一直畫不好怎么辦?直接找個一百張照片,一個個袖子臨摹過去就完事了。

每個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在無用的地方花費的多一分,我們所學到的便少一分,學會把有限的時間安排在最需要的地方,不斷地優化練習方式,用盡可能少的時間完成一次針對性練習,很快就能攻克原本需要花費大量時間才能解決的難題。
繪畫的學習當中,技法知識點千千萬,唯有掌握恰當的學習和練習方法,才能用最短的時間習得你真正需要的知識,恰當的學習和練習方法,才是每個人進步的基石。
